

全球视野下的木结构前沿盛会:WCTE 2025国际木结构工程大会
世界木结构工程大会(WCTE 2025)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以 “推动未来建成环境中的木结构发展” 为主题,吸引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代表参与。大会设 13 个分论坛及工作坊,探讨结构设计、数字建造、可持续发展等前沿方向,凸显木结构 “大尺度化”“精细化 + 智能化” 趋势。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其中顾容竹博士生的相关报告引发关注。此次大会为全球木结构领域的研究、实践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我中心蔡雨晴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2025 年 6 月 23 日下午,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博士研究生蔡雨晴的开题报告会在中心会议室举行。报告会特邀南京大学赵辰、同济大学卢永毅、东南大学李海清三位教授担任评审专家,针对其论文《19 世纪至 20 世纪欧洲德语区木构建筑技术的转型与演进》,从学术价值、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蔡雨晴感谢专家建议,将进一步完善研究。刘杰教授总结时强调,希望蔡雨晴结合意见深化研究,在德国交换学习期间实地调研,完成高质量论文。报告会在严谨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从失败乌托邦到未来社区:一次关于“修复”的建筑教育对话
2025 年 5 月 20 日至 22 日,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刘杰教授及博士生顾容竹受邀参加温州肯恩大学建筑系春季 “核心设计工作坊” 终期评图。此次评图涵盖三大 Studio:聚焦乌托邦废墟修复的 “Utopia’s Afterlife”、探索城市流动性的 “Invisible Journeys”、以 “温州 2050” 为场景的未来城市景观设计。评图中,双方就当代议题的建筑性回应展开讨论,同时对比中美建筑教育在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与设计伦理上的差异,为跨文化建筑教育互动互鉴提供了实践案例。

研究中心“泰顺北涧桥的营造再现”项目荣获 Bentley 特别奖
2025 年 5 月 13 日,Bentley 软件公司中国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联合矩数道科技完成的 “编木为拱 —— 泰顺北涧桥的营造再现” 项目,获 “2024 Bentley 生态创新开发特别奖”。项目以泰顺北涧桥为研究对象,运用高精度点云采集、三维建模等数字技术,在数字孪生平台还原木拱结构与传统工艺,探索传统工艺数字化传承路径。

意大利历史遗产调研与学术访问纪实
2025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木建筑研究中心团队在参加 PROHITECH 2025 会议后,赴意大利进行建筑文化遗产调研与学术交流。团队考察了庞贝古城、卡塞塔王宫、罗马历史城区等遗迹,探索古罗马至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空间逻辑与文化内涵,为建筑史教学提供实证案例。此外,团队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科学研究所、罗马第二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者座谈,围绕 HBIM 应用、遗产保护技术及国际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为未来跨文化研究与合作奠定基础。

中意对话,共研遗产:研究中心代表团出席PROHITECH2025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汇报
2025 年 3 月 26 日至 28 日,第五届国际历史建筑保护会议(PROHITECH 2025)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举行。上海交大木建筑研究中心刘杰教授携博士生潘柏瑀、李明参会,刘杰教授主持 “数字孪生工程与人工智能” 分会场,并以闽东 “扛梁” 结构技艺研究作报告;潘柏瑀分享中国东南编木拱桥火灾历史与成因分析。会议吸引 20 多国百余位专家参与,团队与国际学者深入交流,为木构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奠定基础,展现了中国传统木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欧洲木业协会主席Mathias Fridholm携团参访木建筑研究中心
2025 年 3 月 24 日,欧洲木业协会主席 Mathias Fridholm 一行来访木建筑研究中心,刘杰教授携团队接待。该中心由上海交大与欧洲木业协会于 2012 年共同成立,此次双方回顾了历年合作,顾容竹博士生介绍了中心在技术合作、学术出版等领域的成果,虞中尧博士主持探讨了未来合作议题,双方计划在国际项目申报、样板工程落地等方面深化合作。Mathias Fridholm 主席肯定中心成绩,承诺持续支持平台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

中心主办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木结构人行桥技术规程》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及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扬州顺利召开
2024 年 11 月 23 日,由中心主办的《木结构人行桥技术规程》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及 “绿色低碳建筑:现代木结构的未来与挑战” 专题研讨会在扬州召开。会议确定了标准编制思路、分工与进度,规范木结构人行桥设计施工。专题研讨会上,7 位专家围绕木结构发展趋势、防火设计等主题分享成果。本次会议推动了标准编制工作,促进了木结构领域交流,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刘杰教授赴日出席第十四届亚洲建筑国际交流会(ISAIA2024)并做主题报告
中心主任刘杰教授受委派及邀请,在专题板块做 “中国传统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主题报告,分享实践成果,并与多国学者交流。会议设多场主旨报告、专题板块及设计工作营,会场位于京都历史建筑内,搭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意义深远

中心主任刘杰教授应邀参加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木结构建筑标准及前沿技术研讨会”
2024 年 3 月 19 日,国创中心在北京召开 “2024 年木结构建筑标准及前沿技术” 专题研讨会。住建部相关干部、上海交大刘杰等多领域专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刘杰老师做“低碳策略下欧洲新近落成的高层木结构建筑”主题报告
2024 年 3 月 1 日,中奥木结构零碳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上海交大刘杰作主旨报告,围绕全球低碳策略、欧洲新近高层木结构建筑展开分析,以瑞典萨拉文化中心、奥地利 HOHO Wien 等为例,阐述其技术优势与碳减方法。报告指出,欧洲在高层木结构领域领先,中国需结合文化与国际合作,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现代木结构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木建筑中心助力校友保护国宝
2021 年上海交大校友以 “缮” 基金捐赠修缮山西显圣观,木建筑中心助力,探索社会力量与高校合作模式,守护金元古建,促文化遗产传承。